文 / 黃志翔 (大我文創工作隊 執行長)
( 六龜雲端市集 義務策劃單位 )

雲的彼端,約定的地方。讓我們在雲端市集相會,共許一個互助共生的美麗家園
宋建華,專業農民,自稱「傻子農夫」,僅有三分地,種蓮霧,品種嫁接他夠嫻熟,農作的物理化學諸要素他朗朗上口,他還能炒茶,有華僑茶商遠從比利時前來跟他訂購。這陣子,他風塵樸樸穿梭於各個農村社區,打算幫農民賣金煌芒果,他提出的收購價是中盤商的三倍,聽得一些農民半信半疑:怎麼可能?但宋建華一派篤定,逕自宣佈嚴格的條件:要安全農法施作,要送檢驗通過。
楊平安,東京農業大學博士,南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,原本可以安安份份的當個教師,但他偏偏安份不下來,課餘時間包括周末假期,他忙的都是別人的事,到處開會,到處出點子,偶爾做點於別人看來可能是不切實際的夢想,近來,他的春秋大夢是如何讓家鄉變成生態之鄉。
從左營高鐵站出發,七十分鐘車程,穿過荖濃溪谷,經過美濃再往山裡走,這地方叫六龜。你會發現類似楊平安、宋建華這樣的人還真不少,一派篤定,經常掛著微笑,浪漫且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。從他們臉上的笑容,你很難想像這兒其實是莫拉克風災的重災區。

高雄六龜的地標:十八羅漢山
正當許多災區民間組織忙於寫計劃向公部門申請各種資源的同時,楊平安、宋建華卻逆向而行,公部門想釋出資源,他們婉拒了,只因為他們構想中的計劃是個毋須依賴公部門的永續經營平台:要提高農民收入,要農民採行安全農法,且還想拉進遠端的消費者和農民一起構築一個互助共生的平台。
這計劃,就叫「六龜雲端市集」。它的重點,是推動六龜的農業產業重建。